盆腔結核的癥狀主要有下腹疼痛、月經(jīng)異常、發(fā)熱盜汗、消瘦乏力、不孕等。盆腔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系統慢性炎癥,多繼發(fā)于肺結核或其他部位的結核感染。
盆腔結核患者常出現持續性或間歇性下腹隱痛,活動(dòng)或性交后可能加重。疼痛可能與輸卵管增粗、盆腔粘連或包裹性積液有關(guān)。部分患者伴隨腰骶部酸脹感,需與普通盆腔炎鑒別。確診后需遵醫囑使用異煙肼片、利福平膠囊、吡嗪酰胺片等抗結核藥物。
約半數患者出現月經(jīng)周期紊亂,表現為經(jīng)量減少甚至閉經(jīng)。子宮內膜結核可導致宮腔粘連,出現漸進(jìn)性痛經(jīng)。卵巢功能受損時(shí)可能出現排卵障礙。需通過(guò)子宮內膜活檢明確診斷,治療期間可配合雌孕激素序貫療法調節月經(jīng)。
典型結核中毒癥狀包括午后低熱、夜間盜汗,體溫多在37.5-38℃波動(dòng)。部分患者伴食欲減退、面色潮紅等全身癥狀。需與普通感染鑒別,結核菌素試驗和γ-干擾素釋放試驗有助于診斷。發(fā)熱期間應臥床休息,補充蛋白質(zhì)和維生素。
慢性消耗導致體重進(jìn)行性下降,患者常自覺(jué)疲勞倦怠??赡芘c結核毒素影響代謝、營(yíng)養吸收障礙有關(guān)。建議增加雞蛋、魚(yú)肉等優(yōu)質(zhì)蛋白攝入,避免劇烈運動(dòng)。聯(lián)合使用乙胺丁醇片時(shí)需定期檢查視力和肝功能。
輸卵管阻塞是盆腔結核的主要后遺癥,約占繼發(fā)性不孕病因的10%。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和卵巢功能早衰也會(huì )影響受孕。治療穩定后可通過(guò)宮腹腔鏡評估生育能力,嚴重者需考慮輔助生殖技術(shù)。
盆腔結核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牛奶、瘦肉等高蛋白食物,適當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。急性期避免劇烈運動(dòng),恢復期可進(jìn)行散步、瑜伽等低強度鍛煉。治療期間嚴格遵醫囑完成6-9個(gè)月抗結核療程,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和盆腔超聲。出現藥物過(guò)敏或聽(tīng)力異常需立即就醫調整方案。
370次瀏覽 2024-09-25
495次瀏覽 2025-10-15
168次瀏覽 2025-10-15
167次瀏覽 2025-10-15
164次瀏覽 2025-10-15
90次瀏覽 2025-10-15
264次瀏覽 2025-10-15
97次瀏覽 2025-10-15
878次瀏覽 2023-09-06
284次瀏覽 2025-10-15
157次瀏覽 2025-10-15
103次瀏覽 2025-10-15
122次瀏覽 2025-10-15
144次瀏覽 2025-10-15
150次瀏覽 2025-10-15
132次瀏覽 2025-10-15
111次瀏覽 2025-10-15
164次瀏覽 2025-10-15
135次瀏覽 2025-10-15
205次瀏覽 2025-10-15
153次瀏覽 2025-10-15
127次瀏覽 2025-10-15
335次瀏覽
522次瀏覽
561次瀏覽
233次瀏覽
344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