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人群無(wú)須隨意補鐵,盲目補鐵可能導致鐵過(guò)載,誘發(fā)胃腸不適、氧化應激等風(fēng)險。鐵缺乏或貧血患者需經(jīng)醫生診斷后規范補鐵,主要補鐵方式有膳食調整、口服鐵劑、靜脈補鐵等。
動(dòng)物肝臟、紅肉、血制品等富含血紅素鐵,吸收率較高;菠菜、黑木耳等植物性食物含非血紅素鐵,可搭配維生素C促進(jìn)吸收。長(cháng)期素食者需注意監測鐵營(yíng)養狀況。鐵缺乏高危人群如孕婦、嬰幼兒可優(yōu)先選擇強化鐵食品。
硫酸亞鐵片、琥珀酸亞鐵片、多糖鐵復合物膠囊等是常用補鐵藥物,適用于輕中度缺鐵性貧血??诜F劑可能引起黑便、便秘等不良反應,需避免與鈣劑、濃茶同服。治療期間應定期復查血紅蛋白和血清鐵蛋白。
右旋糖酐鐵注射液、蔗糖鐵注射液等靜脈鐵劑用于嚴重缺鐵、口服不耐受或吸收障礙患者。靜脈補鐵需嚴格掌握適應證,可能發(fā)生過(guò)敏、低血壓等不良反應,須在醫療機構監護下使用。
遺傳性血色病、長(cháng)期輸血患者易出現鐵沉積,損傷肝臟、心臟等器官。血清鐵蛋白超過(guò)500μg/L需警惕鐵過(guò)載,可通過(guò)放血療法或鐵螯合劑治療。健康成人每日鐵攝入量不應超過(guò)45毫克。
兒童誤服鐵劑可能造成中毒,家長(cháng)須將藥物妥善存放。老年人補鐵需排除慢性病貧血,避免掩蓋腫瘤癥狀。運動(dòng)員補鐵應結合鐵代謝指標,過(guò)量補鐵可能影響運動(dòng)表現。
建議普通人群通過(guò)均衡飲食獲取鐵元素,成年男性每日需鐵12毫克,女性20毫克。補鐵前應檢測血清鐵、鐵蛋白等指標,確診缺鐵后再在醫生指導下干預。補鐵治療期間每月復查血常規,鐵蛋白恢復正常后逐漸減量,避免突然停藥導致復發(fā)。烹飪使用鐵鍋可增加膳食鐵攝入,但不足以治療缺鐵性貧血。若出現乏力、頭暈等貧血癥狀,應及時(shí)就醫明確病因。
136次瀏覽 2025-10-22
140次瀏覽 2025-10-22
92次瀏覽 2025-07-15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618次瀏覽 2025-10-22
261次瀏覽 2025-10-22
107次瀏覽 2025-10-22
322次瀏覽 2025-10-22
109次瀏覽 2025-10-22
706次瀏覽 2025-10-22
0次瀏覽 2025-10-22
0次瀏覽 2025-10-22
553次瀏覽 2025-10-22
88次瀏覽 2025-10-22
961次瀏覽 2025-10-22
703次瀏覽 2025-10-22
99次瀏覽 2025-10-22
121次瀏覽 2025-10-22
848次瀏覽 2025-10-22
151次瀏覽 2025-10-22
388次瀏覽 2025-10-22
99次瀏覽 2025-10-22
295次瀏覽
392次瀏覽
612次瀏覽
895次瀏覽
738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