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鞭草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散瘀、利水消腫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療咽喉腫痛、跌打損傷、水腫脹滿(mǎn)等病癥。
馬鞭草性涼味苦,歸肝脾經(jīng),能清除體內熱毒。其含有的馬鞭草苷等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鏈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,適用于風(fēng)熱感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牙齦出血等癥狀。臨床常用馬鞭草顆粒配合其他藥物治療急性扁桃體炎。
該植物所含的揮發(fā)油和三萜類(lèi)化合物可促進(jìn)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加速瘀血消散。對于跌打損傷導致的皮下淤青、關(guān)節腫痛,可外敷馬鞭草酊劑或使用含馬鞭草成分的傷痛膏。產(chǎn)婦產(chǎn)后惡露不盡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馬鞭草煎劑。
馬鞭草中的咖啡酸衍生物能增強腎小球濾過(guò)率,幫助排出體內多余水分。對心源性水腫或腎炎初期出現的眼瞼浮腫、下肢腫脹,可配伍茯苓皮等藥材使用。馬鞭草膠囊在肝硬化腹水輔助治療中也有應用。
其有效成分通過(guò)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(fā)揮抗炎作用,對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炎引起的關(guān)節紅腫熱痛有緩解效果??膳c忍冬藤等配伍制成復方馬鞭草片,用于緩解類(lèi)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炎晨僵癥狀。
馬鞭草能雙向調節子宮平滑肌收縮,既可用于瘀滯型閉經(jīng),又能改善功能性子宮出血。月經(jīng)不調患者可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馬鞭草合劑,配合益母草等藥材調理周期。
使用馬鞭草需注意孕婦禁用,脾胃虛寒者慎用。新鮮植株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,建議使用加工炮制品。治療疾病時(shí)應遵循醫囑配伍用藥,避免長(cháng)期單獨大量服用。日??扇「稍锺R鞭草3-5克代茶飲,但連續飲用不宜超過(guò)7天。儲存時(shí)需置陰涼干燥處,防止有效成分揮發(fā)。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223次瀏覽 2025-03-21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362次瀏覽 2024-09-25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0次瀏覽 2025-08-27
4893次瀏覽
5009次瀏覽
4700次瀏覽
4649次瀏覽
4746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