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溝炎化膿時(shí)可通過(guò)消毒排膿、外用藥物、避免擠壓、保持干燥、及時(shí)就醫等方式處理。甲溝炎化膿通常由細菌感染、嵌甲、外傷、免疫力低下、糖尿病等因素引起。
用碘伏或生理鹽水清洗化膿部位,輕柔清除膿液。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傷口,可用無(wú)菌棉簽蘸取消毒液由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。若膿液較深或甲下積膿,可用消毒針頭在邊緣刺破引流,操作前需徹底清潔雙手。
遵醫囑涂抹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藥膏,覆蓋創(chuàng )面后包扎。合并真菌感染時(shí)可聯(lián)用酮康唑乳膏。用藥前需清潔患處,每日換藥1-2次,觀(guān)察紅腫是否消退。
禁止自行用力擠壓排膿,以免感染擴散至甲床或指骨。修剪指甲時(shí)保留2毫米游離緣,避免過(guò)短。穿寬松鞋襪減少摩擦,化膿期間暫停美甲或足部劇烈運動(dòng)。
接觸水后立即擦干患處,可局部使用醫用防水敷料。睡眠時(shí)抬高患肢促進(jìn)回流,白天可暴露傷口通風(fēng)。糖尿病患者需嚴格監測血糖,高血糖環(huán)境易加重感染。
若出現發(fā)熱、淋巴結腫大或膿液呈黃綠色,提示可能發(fā)生骨髓炎或敗血癥,需急診行膿腫切開(kāi)引流。反復發(fā)作的化膿性甲溝炎可能需部分拔甲治療,由外科醫生評估后操作。
日常應選擇透氣鞋襪,避免趾甲修剪過(guò)短或圓弧形修剪。養成泡腳后及時(shí)擦干的習慣,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檢查足部。出現早期紅腫時(shí)可每日用40℃溫水加白醋浸泡10分鐘,但已化膿時(shí)不宜浸泡。若家庭處理2天后無(wú)改善或疼痛加劇,須立即至皮膚科或手足外科就診,避免延誤治療導致甲床永久損傷。
44次瀏覽 2025-10-25
248次瀏覽 2025-10-25
235次瀏覽 2025-10-25
229次瀏覽 2025-10-25
110次瀏覽 2025-10-25
48次瀏覽 2025-10-25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240次瀏覽 2025-10-25
99次瀏覽 2025-10-25
67次瀏覽 2025-10-25
101次瀏覽 2025-10-25
106次瀏覽 2025-10-25
203次瀏覽 2025-10-25
59次瀏覽 2025-10-25
0次瀏覽 2025-10-25
80次瀏覽 2025-10-25
389次瀏覽 2025-10-25
205次瀏覽 2025-10-25
668次瀏覽 2025-10-25
155次瀏覽 2025-10-25
0次瀏覽 2025-10-25
92次瀏覽 2025-07-15
481次瀏覽
367次瀏覽
701次瀏覽
702次瀏覽
730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