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期間流膿水可能與陰道感染、胎膜早破、宮頸炎、絨毛膜羊膜炎等因素有關(guān),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抗感染治療或緊急醫療干預。
1. 陰道感染:
細菌性陰道病或念珠菌感染可能導致分泌物膿性改變,表現為異味、瘙癢??勺襻t囑使用甲硝唑栓、克霉唑陰道片、硝酸咪康唑乳膏,同時(shí)保持會(huì )陰清潔干燥。
2. 胎膜早破:
孕中晚期未臨產(chǎn)時(shí)羊膜破裂會(huì )流出混濁液體,可能伴隨發(fā)熱或宮縮。需立即平臥就醫,醫生可能給予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,并監測胎兒狀況。
3. 宮頸炎:
淋球菌或衣原體感染引起的宮頸炎癥可導致膿性分泌物,常伴接觸性出血。需進(jìn)行病原體檢測后使用阿奇霉素、多西環(huán)素等藥物,禁止自行陰道沖洗。
4. 絨毛膜羊膜炎:
胎膜感染引發(fā)的嚴重并發(fā)癥,除流膿水外還伴隨高熱、子宮壓痛。需住院靜脈注射廣譜抗生素如氨芐西林舒巴坦,必要時(shí)需終止妊娠。
孕婦出現膿性分泌物需立即就診,避免盆浴和性生活,每日更換純棉內褲并用溫水清洗外陰,遵醫囑完成全程抗感染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