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血壓的中草藥主要有羅布麻、鉤藤、杜仲、夏枯草等,也可遵醫囑使用天麻素片、松齡血脈康膠囊、牛黃降壓丸等藥物。建議及時(shí)就醫,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,避免自行搭配或過(guò)量服用。
一、食物
1、羅布麻
羅布麻葉含黃酮類(lèi)物質(zhì),有助于擴張血管,可代茶飲,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2、鉤藤
鉤藤堿能抑制血管運動(dòng)中樞,適合肝陽(yáng)上亢型高血壓,需煎煮后下避免成分破壞。
3、杜仲
杜仲皮中的京尼平苷酸具有溫和降壓作用,可配伍枸杞泡酒,陰虛火旺者忌用。
4、夏枯草
夏枯草總三萜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,常與菊花同煎,長(cháng)期服用需監測肝功能。
二、藥物
1、天麻素片
適用于高血壓伴頭痛眩暈,可調節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,服藥期間避免駕駛操作。
2、松齡血脈康膠囊
含鮮松葉提取物,對原發(fā)性高血壓有穩定療效,膠囊劑型便于劑量控制。
3、牛黃降壓丸
含人工牛黃和珍珠層粉,適合痰熱壅盛證型,孕婦及低血壓患者禁用。
4、珍菊降壓片
中西藥復方制劑,含野菊花和氫氯噻嗪,需警惕電解質(zhì)紊亂等不良反應。
高血壓患者應保持低鹽飲食,每日鈉攝入不超過(guò)5克,配合有氧運動(dòng)每周3-5次,定期監測血壓變化并記錄用藥反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