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潤燥就喝這些湯飲
博禾醫生
秋風(fēng)起,肺干燥,秋干邪盛,最容易傷肺陰。入秋后常常會(huì )出現咽干口渴、皮膚瘙癢、眼睛干澀、咽喉腫痛等秋燥現象。這個(gè)時(shí)候該怎么辦?
咽干口渴:煮沙參麥冬湯
9月初不僅熱,濕,還干。肺主呼吸,與大氣相同,干燥邪氣容易傷害肺陰,人口干燥,咳嗽少痰,日??梢猿郧锢?、甘蔗、菱角、銀耳等滋陰干燥的食物。臨床上常用沙參、麥冬、百合、玉竹等藥材養肺胃,生津潤燥。
現在,有些人在秋天咽干口渴,咳嗽痰少而粘,或者發(fā)熱表現,嘗試清代著(zhù)名醫生吳鞠通溫病條辨別的干燥名人,沙參麥冬湯,具體藥物有沙參9g、玉竹6g、生甘草3g、冬桑葉4.5g、麥冬9g、生扁豆4.5g、花粉4.5g、水煎服、每天2劑、上午各服1劑,也可以代替茶飲。方中沙參,味甘性微苦寒,歸肺胃經(jīng),養陰清肺,益胃生津麥冬,味甘性微苦寒,歸肺胃心經(jīng),養陰潤肺,清心消煩,益胃生津功。這些藥物大多來(lái)源于日常飲食,可以在生活中服用。
皮膚瘙癢:用沙參玉竹燉湯
春夏秋冬一年四季,每季對人的影響也不同。因此,生活在多雨的嶺南地區,到了秋冬季節皮膚會(huì )變得干燥發(fā)癢。這時(shí),你可以煮湯喝。就像沙參玉竹湯一樣。
廣東人的湯很講究,使用的食材也很多。例如,這個(gè)處方準備沙參30g、紫蘇葉10g、麥冬15g、玉竹15g、陳皮10g、甘草5g、豬皮1塊或豬瘦肉150g,和適量的水一起在砂鍋里煮湯,煮的時(shí)候加鹽調味。當然,也可以把它們與大米一起煮粥喝。
中醫理論認為肺主皮毛,皮毛的干燥與肺燥有關(guān)系。沙參能潤肺清心,益胃生津,而玉竹可養陰,潤燥,除煩,止渴,所以這款湯非常適合秋冬季食用。加入豬皮和豬肉一起煮,滋養不濕,虛,熱,干,口感好。
眼睛干澀:泡杯石斛茶喝
秋季干燥,燥傷陰津,所以有些人會(huì )明顯感覺(jué)眼睛干澀。這時(shí),很多人隨意買(mǎi)眼藥水滴,不僅沒(méi)有保健作用,眼睛也有可能變干。
中醫有肝臟和眼睛的關(guān)系,被稱(chēng)為肝臟是眼睛的詞語(yǔ)。也就是說(shuō),肝臟提供的血液和陰津能滋養眼睛。石斛具有很強的滋陰養肝功能,因此被歷代醫生用作養眼佳品。例如,宋代《圣濟總錄》中記載的石斛散的功能是眼睛晝視精明,晚上昏暗,看不見(jiàn)東西,叫雀眼。
古代還有一個(gè)明目藥方,叫石斛夜光丸,也是石斛為主藥配伍制作的,常被用于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視物昏花不清楚、夜盲等。
我們日常作為保護眼睛的使用,簡(jiǎn)單地用它泡茶喝就行了。需要注意的是石斛性寒,對脾胃虛寒、腹脹腹痛的人來(lái)說(shuō),長(cháng)期服用可能會(huì )加重虛寒,不能單獨使用,可以用少量石斛和枸杞子泡茶喝。你也可以吃干燥的食物,如百合、銀耳等。
喉嚨腫痛:用菱角蘆根煮水
秋天肺容易焦躁,肺熱容易發(fā)生的疾病是喉嚨腫痛。兒童是純陽(yáng)體,容易損傷陰津,特別是兒童發(fā)生較多,癥狀嚴重。平時(shí)可以多吃蘆根、菱形。
中醫認為,蘆根味甘,性寒,入肺、胃經(jīng)。其味甘多液,善滋陰養肺,對咽喉炎癥、聲帶疲勞以及口腔炎、牙周炎等有良效。素有“地下雪梨”之稱(chēng)的荸薺也是清熱化痰、開(kāi)胃消食、生津潤燥的好東西。和蘆根一樣都帶點(diǎn)甜味,所以很適合小孩食用。
清代有一個(gè)瘟病學(xué)家,叫吳鞠通。他寫(xiě)了一本叫做病條辨別的書(shū)。里面有五汁飲用的處方。蘆根、菱角使用,該處方主要成分為梨汁、菱角汁、薯汁、生地和麥冬。梨100克、菱角100克、蓮藕100克、麥冬500克、新鮮蘆根100克用布擰汁或榨汁,生津止咳作用非常好。平時(shí)可以當飲料,沒(méi)事就喝。
麻煩的話(huà),蘆根5克,菱角5克,玄參和王子參6克一起煮水喝也可以。需要注意的是,兒童咽喉腫脹和疼痛很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腺炎。如果發(fā)燒,你應該去醫院。
古人最喜歡的婦科圣藥
酸奶n種吃法的效果
食療養生卵巢的年齡各有重點(diǎn)
秋天降噪美容百合是不二的選擇
飲食調整解決了痛經(jīng)的煩惱
每天一碗健康的小菜讓你從內到外
來(lái)月經(jīng)的時(shí)候這樣吃是對的
補充活力增加魅力的四年齡段女性滋陰養巢食療
上班族必須遠離8種不健康的早餐
養血抗衰老桑葚酒的四大效果
六種養生藥膳擺脫血氣不足的色差
四種補品培養了女性的好顏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