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粘連患者,可以采用活血化瘀和理氣止痛的原則來(lái)治,可口服川樸、陳皮、雞血藤組成的方劑,也可采用中藥灌腸療法,或者敷臍法進(jìn)行治療。而如果粘連癥狀反復性發(fā)作,患者就需要及時(shí),做腸粘連松解術(shù)等外科手術(shù),以徹底清除病灶。
腸粘連是極為多見(jiàn)的一種肛腸疾病,發(fā)病率非常高,而且病情相對較為嚴重,可能會(huì )導致反復且持續性的腹痛等不適感。所以被診斷的患者,最好及時(shí)接受治療,防止粘連癥狀會(huì )發(fā)生惡化,那么臨床方面腸粘連治療方法有哪些呢?
一、腸粘連的中醫療法
1.內服中藥方劑
腸粘連患者一般需堅持,以活血化瘀和理氣止痛為治療原則,具體可用水煎服由藿香、大腹皮、川樸、陳皮、雞血藤、廣木香、枳實(shí)、杏仁、敗醬草、萊菔子、丹皮以及當歸等中草藥組成的中藥方劑。一般每日用藥一劑,早晚各空腹服用一次即可。
2.灌腸療法
中醫灌腸療法,對于腸粘連有顯著(zhù)療效,主要是使用厚樸、枳實(shí)、生大黃、赤芍、當歸、玄明粉以及炒萊菔子等中草藥煎湯,然后加水做低位灌腸。一般在灌腸4小時(shí)之后可見(jiàn)效,用藥2次左右之后,病情能緩解。而對于病情嚴重的腸粘連患者,最好是在4~6小時(shí)后重復性使用。
3.中藥敷臍法
患者可以使用桃紅松解散,外敷肚臍進(jìn)行治療,一般是需要使用當歸、丹參、白術(shù)、生白芍、紅花、桃仁和厚樸等中草藥,粉碎之后裝入到純棉布袋當中,然后外敷神闕穴。同時(shí)可配合紅外線(xiàn)理療的方法來(lái)治,而如果出現腹部飽脹癥狀,就可以采用芒硝,和食用面粉混合的方式外敷。
二、腸粘連的手術(shù)療法
粘連性腸梗阻患者,最好及時(shí)做外科手術(shù)進(jìn)行治療,特別是在反復頻繁發(fā)作的情況下,可做腸粘連松解術(shù)。不過(guò)術(shù)后需要注意,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,尤其是要調整日常飲食結構,多吃潤腸通便類(lèi)食物,并定期去做肛腸復查,以確保能夠達到痊愈的效果。
0次瀏覽 2025-08-12
355次瀏覽 2024-09-25
0次瀏覽 2025-08-12
144次瀏覽 2025-03-21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4517次瀏覽
4426次瀏覽
4430次瀏覽
4401次瀏覽
4392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