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栗富含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C、鉀等營(yíng)養素,具有補充能量、促進(jìn)消化、抗氧化等功效。板栗的營(yíng)養價(jià)值及功效主要有提供能量、改善胃腸功能、增強免疫力、保護心血管、輔助調節血壓等。
板栗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,每100克板栗約含40-50克碳水化合物,主要為淀粉。淀粉在人體內分解為葡萄糖后可為身體快速供能,適合體力消耗較大或需即時(shí)補充能量的人群食用。板栗的碳水化合物釋放速度較慢,有助于維持血糖穩定。
板栗中膳食纖維含量較高,每100克含3-5克膳食纖維,包括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纖維。膳食纖維能促進(jìn)腸道蠕動(dòng),幫助預防便秘;可溶性纖維可被腸道菌群發(fā)酵產(chǎn)生短鏈脂肪酸,有助于維持腸道微生態(tài)平衡。胃腸功能較弱者建議將板栗煮熟后少量多次食用。
板栗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C,每100克約含20-30毫克,同時(shí)含有B族維生素和鋅等微量元素。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,能促進(jìn)白細胞功能;鋅元素參與免疫細胞分化與增殖。適量食用板栗有助于增強機體對病原體的防御能力,但需注意維生素C遇高溫易流失,建議避免長(cháng)時(shí)間高溫烹煮。
板栗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占比超過(guò)60%,主要為亞油酸和油酸。這些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,減少血管壁脂質(zhì)沉積。板栗中的鉀元素含量較高,每100克含400-500毫克鉀,鉀離子可拮抗鈉的升壓作用,對維持正常心律和血管彈性具有積極作用。
板栗中鉀鈉比例約為200:1,高鉀低鈉的特性使其適合高血壓人群作為零食替代品。鉀離子通過(guò)調節細胞內外的電解質(zhì)平衡,能幫助舒張血管平滑肌。板栗還含有少量蘆丁等黃酮類(lèi)物質(zhì),這類(lèi)成分具有輕微的血管保護作用。但需注意腎功能異常者應控制鉀攝入量。
板栗建議每日食用量控制在50-100克為宜,避免過(guò)量攝入引起腹脹。生板栗含有少量單寧酸,可能刺激胃腸黏膜,建議充分加熱后食用。儲存時(shí)需注意防潮防霉變,霉變板栗可能產(chǎn)生黃曲霉毒素。消化功能較弱者可選擇板栗粉或板栗泥等易消化形式。食用板栗后出現皮疹、腹瀉等過(guò)敏癥狀時(shí)應立即停止進(jìn)食并就醫。
595次瀏覽 2025-10-21
448次瀏覽 2025-10-21
376次瀏覽 2025-10-21
263次瀏覽 2025-03-21
395次瀏覽 2025-10-21
940次瀏覽 2025-10-21
370次瀏覽 2024-09-25
310次瀏覽 2025-10-21
334次瀏覽 2025-10-21
385次瀏覽 2025-10-21
194次瀏覽 2025-10-21
753次瀏覽 2025-10-21
219次瀏覽 2025-10-21
446次瀏覽 2025-10-21
385次瀏覽 2025-10-21
287次瀏覽 2025-10-21
101次瀏覽 2025-10-21
718次瀏覽 2025-10-21
294次瀏覽 2025-10-21
2225次瀏覽 2025-10-21
160次瀏覽 2025-10-21
265次瀏覽 2025-10-21
663次瀏覽
620次瀏覽
781次瀏覽
714次瀏覽
727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