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關(guān)節炎屬于中醫“痹癥”、“骨痹”、“膝痹”范圍。其病因主要由于年老體虛,加以外邪侵襲而發(fā)病。中醫認為,當人近 50 歲時(shí),肝腎氣血衰少,而肝主筋、腎主骨,與筋骨的關(guān)系非常密切。肝血不能養筋、腎精不能充骨,加以正氣虛弱,不能抵抗風(fēng)、寒、濕等外邪,風(fēng)寒濕三氣夾雜乘虛而入,就可引發(fā)此病。
中醫一般把膝關(guān)節炎分為:寒濕阻滯型、濕熱蘊結型、氣血虛衰型、肝腎虧損型 4 種類(lèi)型。根據不同的類(lèi)型,可采用中藥內服、外敷、針灸、拔罐、推拿等方法治療,取得一定的效果。
中藥治療常用方劑有獨活寄生湯、二妙散、當歸拈痛湯、大防風(fēng)湯、麻桂溫經(jīng)湯、三氣飲等;常用中藥有獨活、羌活、白芍、當歸、黃芪、杜仲、細辛、川芎、桂枝、雞血藤、蒼術(shù)、牛膝、海桐皮、薏苡仁,以及甘草等等,醫師會(huì )根據不同證型加減藥物。除了內服藥外,也可選用以上的一些藥材,置入布袋內加熱后用于外敷患處,或用煎湯藥遺下的藥渣以布袋包裹,趁熱敷患處。
針灸(拔罐)治療對膝關(guān)節炎治療效果較好。根據研究,針灸有消炎止痛、退腫、促進(jìn)血液循環(huán)等作用;通過(guò)改變患處血流量和血流速度,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帶走,以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。針刺常用的穴位有:陽(yáng)陵泉、陰陵泉、犢鼻穴、足三里、梁丘、血海、委中、承山等??梢杂秒娽?,也可加艾灸,或加拔罐法,據研究以電針和溫灸效果最好,一般能在數次治療后緩解癥狀。
推拿治療應用得當對膝關(guān)節炎療效也很好,多在患病局部采用揉法、摩法、拿法、研磨法、穴位指壓等方法治療。在急性炎癥期最好不用推拿法,或謹慎使用輕手法推拿,以免炎癥加劇。
膝關(guān)節炎是關(guān)節退化引起的病變。因此,治療只能改善癥狀,減輕痛苦。
223次瀏覽 2025-03-21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653次瀏覽 2024-01-05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0次瀏覽 2025-08-29
4657次瀏覽
4852次瀏覽
4872次瀏覽
4913次瀏覽
4778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