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衰竭的早期征兆主要有排尿異常、水腫、乏力、食欲下降、皮膚瘙癢等。腎衰竭通常由慢性腎炎、糖尿病腎病、高血壓腎病、多囊腎、藥物性腎損傷等因素引起,可能伴隨貧血、電解質(zhì)紊亂等癥狀。
早期可能出現夜尿增多、尿量減少或泡沫尿。夜尿增多可能與腎小管濃縮功能下降有關(guān),尿量減少提示腎小球濾過(guò)率降低,泡沫尿則可能由尿蛋白增加導致。慢性腎炎患者可能出現持續性蛋白尿,糖尿病腎病可能伴隨尿糖陽(yáng)性。建議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,避免高鹽高蛋白飲食。
常見(jiàn)于眼瞼和下肢,晨起時(shí)眼瞼浮腫明顯,久坐后下肢凹陷性水腫加重。水腫與鈉水潴留、低蛋白血癥相關(guān),腎病綜合征患者可能出現全身性水腫。高血壓腎病患者需監測血壓,限制每日飲水量,必要時(shí)使用呋塞米片、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劑。
由貧血和毒素蓄積引起,表現為活動(dòng)耐力下降、嗜睡。腎性貧血與促紅細胞生成素不足有關(guān),可能伴隨面色蒼白、心悸。慢性腎衰竭患者需補充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,配合多糖鐵復合物膠囊、葉酸片改善貧血。
早期出現惡心、厭食,可能伴隨口中有氨味。尿毒癥毒素蓄積會(huì )抑制消化功能,嚴重時(shí)可引發(fā)嘔吐。糖尿病腎病患者需控制血糖,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注射液,必要時(shí)服用碳酸氫鈉片糾正酸中毒。
與高磷血癥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(jìn)相關(guān),表現為全身皮膚干燥脫屑伴抓痕。終末期腎病患者血磷易升高,需限制高磷食物攝入,使用碳酸鑭咀嚼片、司維拉姆片等磷結合劑,配合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。
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(shí)就醫檢查血肌酐、尿素氮、腎小球濾過(guò)率等指標。日常需控制血壓血糖,限制蛋白質(zhì)攝入量,避免劇烈運動(dòng)。注意觀(guān)察尿量變化,慎用非甾體抗炎藥,定期復查腎功能和電解質(zhì)。已確診患者需嚴格遵醫囑用藥,必要時(shí)準備腎臟替代治療。
126次瀏覽 2025-11-24
153次瀏覽 2025-11-24
154次瀏覽 2025-11-24
101次瀏覽 2025-11-24
176次瀏覽 2025-11-24
115次瀏覽 2025-11-24
95次瀏覽 2025-11-24
743次瀏覽 2023-08-28
165次瀏覽 2025-11-24
97次瀏覽 2025-11-24
99次瀏覽 2025-11-24
68次瀏覽 2025-11-24
127次瀏覽 2025-11-24
54次瀏覽 2025-11-24
103次瀏覽 2025-11-24
65次瀏覽 2025-11-24
96次瀏覽 2025-11-24
49次瀏覽 2025-11-24
152次瀏覽 2025-11-24
198次瀏覽 2025-11-24
401次瀏覽 2024-09-25
86次瀏覽 2025-11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