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性感冒需要注意隔離防護、癥狀監測、合理用藥、飲食調理和并發(fā)癥預防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具有較強傳染性和季節性流行特征。
發(fā)病期間應單獨居住并開(kāi)窗通風(fēng),佩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。接觸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劑擦拭,咳嗽時(shí)用肘部遮擋口鼻。隔離期持續至體溫正常24小時(shí)后,兒童或免疫力低下者需延長(cháng)至癥狀完全消失。
每日測量體溫3-4次,觀(guān)察是否出現持續高熱、胸悶氣促等重癥表現。記錄咳嗽頻率、痰液性狀及頭痛程度,若出現意識模糊、尿量減少或皮膚瘀斑需立即就醫。兒童需特別注意有無(wú)抽搐或拒食表現。
發(fā)病48小時(shí)內可遵醫囑使用磷酸奧司他韋顆粒等抗病毒藥物。發(fā)熱可用對乙酰氨基酚片控制體溫,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綜合征。合并細菌感染時(shí)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抗生素,所有藥物均需完整療程。
少量多次飲用溫開(kāi)水或淡鹽水,每日攝入量不少于2000毫升。選擇小米粥、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,適量補充獼猴桃、草莓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。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膩食物加重胃腸負擔。
臥床期間每2小時(shí)翻身拍背預防肺炎,用生理鹽水漱口降低口腔感染風(fēng)險??祻秃?個(gè)月內避免劇烈運動(dòng),中耳炎高危人群可做捏鼻鼓氣練習。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,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應持續氧飽和度監測。
流感恢復期應保持充足睡眠,逐步恢復日?;顒?dòng)量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,康復后仍應佩戴口罩1-2周。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建立長(cháng)期防護,特別是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及醫務(wù)人員等高危人群。日常加強洗手衛生,流行季節減少人群密集場(chǎng)所停留時(shí)間。若出現反復發(fā)熱或新發(fā)癥狀需及時(shí)復查血常規和胸片。
284次瀏覽 2025-10-15
264次瀏覽 2025-10-15
263次瀏覽 2025-03-21
144次瀏覽 2025-10-15
153次瀏覽 2025-10-15
168次瀏覽 2025-10-15
111次瀏覽 2025-10-15
167次瀏覽 2025-10-15
150次瀏覽 2025-10-15
127次瀏覽 2025-10-15
132次瀏覽 2025-10-15
164次瀏覽 2025-10-15
495次瀏覽 2025-10-15
135次瀏覽 2025-10-15
97次瀏覽 2025-10-15
122次瀏覽 2025-10-15
205次瀏覽 2025-10-15
401次瀏覽 2024-09-25
164次瀏覽 2025-10-15
103次瀏覽 2025-10-15
157次瀏覽 2025-10-15
90次瀏覽 2025-10-15
248次瀏覽
406次瀏覽
238次瀏覽
226次瀏覽
255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