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斗胸可通過(guò)體格檢查、影像學(xué)檢查、心肺功能評估等方法鑒別。漏斗胸是一種胸骨和肋軟骨向內凹陷的胸廓畸形,主要表現為前胸壁凹陷、運動(dòng)耐力下降等癥狀。
通過(guò)視診和觸診可初步判斷胸廓形態(tài)異常。典型表現為胸骨中下段及相鄰肋軟骨向內凹陷,形成漏斗狀畸形。輕度凹陷者可能僅表現為胸骨輕微內陷,重度者凹陷深度可超過(guò)5厘米。觸診時(shí)需評估胸廓對稱(chēng)性、凹陷范圍及肋軟骨柔韌度,同時(shí)觀(guān)察是否存在脊柱側彎等伴隨畸形。
胸部X線(xiàn)可顯示胸骨后移和心臟受壓情況。CT掃描能準確測量凹陷深度、胸廓橫徑及Haller指數,該指數大于3.25提示需手術(shù)治療。三維重建技術(shù)可立體呈現胸廓畸形程度,為手術(shù)方案制定提供依據。磁共振成像適用于評估合并心臟大血管異常的患者。
肺功能檢查常見(jiàn)限制性通氣障礙,表現為肺活量降低。運動(dòng)負荷試驗可發(fā)現最大攝氧量下降等心肺耐力異常。心電圖可能顯示右心導聯(lián)R波增高、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等心臟受壓表現。超聲心動(dòng)圖有助于排除二尖瓣脫垂等結構性心臟病。
詢(xún)問(wèn)患者是否有活動(dòng)后心悸、氣促等心肺癥狀。重度畸形者可能出現反復呼吸道感染、運動(dòng)耐量顯著(zhù)下降。部分患者因胸廓畸形產(chǎn)生自卑、社交回避等心理問(wèn)題。需記錄癥狀出現時(shí)間、加重因素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。
需與雞胸、胸骨裂等胸廓畸形區分。馬方綜合征等結締組織病可能合并胸廓異常。外傷后胸廓變形常有明確外傷史。先天性心臟病術(shù)后胸骨畸形多伴有手術(shù)瘢痕。必要時(shí)需進(jìn)行基因檢測排除相關(guān)綜合征。
發(fā)現胸廓異常應及時(shí)就診胸外科或骨科。日常應避免劇烈碰撞胸廓,選擇游泳等低沖擊運動(dòng)有助于改善肺功能。保證充足鈣質(zhì)和維生素D攝入,定期監測胸廓發(fā)育情況。術(shù)后患者需遵醫囑使用胸帶固定,循序漸進(jìn)進(jìn)行呼吸功能訓練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8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6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4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5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3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4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4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3次瀏覽 2025-10-23
186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3次瀏覽 2023-08-2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8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0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8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次瀏覽 2025-07-1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5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4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80次瀏覽 2025-10-23
            199次瀏覽
            269次瀏覽
            573次瀏覽
            627次瀏覽
            743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