貧血患者可通過(guò)調整飲食結構補充鐵、維生素B12、葉酸等造血原料,建議適量攝入動(dòng)物肝臟、紅肉、菠菜、柑橘類(lèi)水果及全谷物。貧血可能與鐵缺乏、慢性失血、造血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(guān),需結合病因針對性調整膳食。
豬肝、雞肝等動(dòng)物肝臟富含血紅素鐵,吸收率超過(guò)植物性食物。每100克豬肝含鐵22毫克,同時(shí)提供維生素A和維生素B12。建議每周食用1-2次,采用焯水后快炒的方式減少膽固醇攝入。缺鐵性貧血患者配合維生素C可提升鐵吸收率。
牛肉、羊肉等紅肉是優(yōu)質(zhì)蛋白和血紅素鐵的重要來(lái)源。瘦牛肉每100克含鐵3毫克,其血紅蛋白鐵的生物利用度較高。建議選擇里脊等低脂部位,避免高溫煎炸破壞營(yíng)養素。胃腸道出血導致的貧血患者需確保足量紅肉攝入。
菠菜、莧菜等深色蔬菜含非血紅素鐵和葉酸,每100克菠菜含鐵2.7毫克。烹飪時(shí)建議先焯水去除草酸,搭配瘦肉或番茄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提高鐵吸收。葉酸缺乏性貧血患者每日應保證300克深色蔬菜攝入。
橙子、檸檬等柑橘類(lèi)水果富含維生素C,能將三價(jià)鐵轉化為更易吸收的二價(jià)鐵。建議貧血患者在餐后食用200克柑橘類(lèi)水果,或飲用鮮榨果汁配合補鐵劑。但胃潰瘍患者需控制攝入量以避免胃酸過(guò)多。
燕麥、糙米等全谷物含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其中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參與血紅蛋白合成。建議替代部分精制主食,每日攝入50-100克。但麩質(zhì)過(guò)敏導致的貧血患者應選擇藜麥等無(wú)麩質(zhì)谷物。
貧血患者需建立規律的三餐習慣,避免濃茶、咖啡等影響鐵吸收的飲品。建議采用鐵制炊具烹調,增加海帶、紫菜等富鐵藻類(lèi)攝入。重度貧血或營(yíng)養補充無(wú)效者應及時(shí)就醫排查消化道腫瘤、骨髓疾病等潛在病因,藥物治療需配合醫生指導使用琥珀酸亞鐵片、葡萄糖酸亞鐵口服液等補鐵劑。
98次瀏覽 2025-11-24
81次瀏覽 2025-11-24
370次瀏覽 2024-09-25
231次瀏覽 2025-11-24
154次瀏覽 2025-11-24
146次瀏覽 2025-11-24
237次瀏覽 2025-11-24
166次瀏覽 2025-11-24
168次瀏覽 2025-11-24
69次瀏覽 2025-11-24
88次瀏覽 2025-11-24
145次瀏覽 2025-11-24
159次瀏覽 2025-11-24
86次瀏覽 2025-11-24
98次瀏覽 2025-11-24
209次瀏覽 2025-11-24
78次瀏覽 2025-11-24
204次瀏覽 2025-11-24
173次瀏覽 2025-11-24
94次瀏覽 2025-11-24
71次瀏覽 2025-11-24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1026次瀏覽
913次瀏覽
1090次瀏覽
998次瀏覽
769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