敗血癥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環(huán)并在其中生長(cháng)繁殖,產(chǎn)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。
敗血癥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,也可能由真菌或病毒感染導致。常見(jiàn)的感染來(lái)源包括肺部感染、尿路感染、腹腔感染、皮膚軟組織感染等。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(shí),如患有糖尿病、腫瘤、長(cháng)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情況,更容易發(fā)生敗血癥。敗血癥的臨床表現包括發(fā)熱或體溫過(guò)低、心率增快、呼吸急促、精神意識改變等。嚴重者可出現休克、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。
診斷敗血癥需要進(jìn)行血培養檢查以明確病原體,同時(shí)結合臨床表現和實(shí)驗室檢查結果。治療敗血癥的關(guān)鍵是早期識別、及時(shí)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、維持器官功能和支持治療??股氐倪x擇應根據病原學(xué)檢查結果和藥敏試驗,在未明確病原體前可經(jīng)驗性使用廣譜抗生素。對于嚴重敗血癥或膿毒性休克患者,還需要液體復蘇、血管活性藥物等治療措施。
預防敗血癥需要注意個(gè)人衛生,避免感染源接觸,及時(shí)處理各種感染病灶。對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、免疫功能低下者、慢性病患者等,更應加強防護。一旦出現疑似敗血癥癥狀,應立即就醫,早期干預可顯著(zhù)改善預后。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作息,均衡飲食,適當運動(dòng),增強機體抵抗力。
728次瀏覽 2024-01-05
607次瀏覽 2025-11-22
84次瀏覽 2025-11-22
127次瀏覽 2025-11-22
64次瀏覽 2025-11-22
171次瀏覽 2025-11-22
154次瀏覽 2025-11-22
340次瀏覽 2025-11-22
123次瀏覽 2025-11-22
73次瀏覽 2025-11-22
150次瀏覽 2025-11-22
73次瀏覽 2025-11-22
153次瀏覽 2025-11-22
132次瀏覽 2025-11-22
43次瀏覽 2025-11-22
263次瀏覽 2025-03-21
68次瀏覽 2025-11-22
0次瀏覽 2025-11-22
108次瀏覽 2025-11-22
119次瀏覽 2025-11-22
179次瀏覽 2025-11-22
39次瀏覽 2025-11-22
719次瀏覽
841次瀏覽
861次瀏覽
1165次瀏覽
1167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