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(lái)源:博禾知道
35人閱讀
直徑1.6厘米的腎結石多數情況下可嘗試體外碎石治療,具體需結合結石位置、硬度及患者腎功能評估,主要影響因素有結石成分、泌尿系統解剖結構、是否合并感染、患者基礎疾病等。
1、結石成分:尿酸結石和磷酸鎂銨結石較易被震波粉碎,而胱氨酸結石或高密度草酸鈣結石可能需要調整治療方案。
2、解剖結構:腎盂結石更適合體外碎石,若結石位于腎下盞且腎盞頸狹窄,碎石后排石概率可能降低。
3、感染風(fēng)險:合并尿路感染時(shí)需先控制感染再碎石,避免菌血癥風(fēng)險,必要時(shí)需留置雙J管。
4、基礎疾?。?p>嚴重肥胖、凝血功能障礙或腎功能不全患者需謹慎選擇,可能需改用輸尿管軟鏡或經(jīng)皮腎鏡取石。建議泌尿外科就診完善CT三維重建和尿液分析,術(shù)后需增加飲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,限制高草酸食物攝入。
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(xiàn)答疑
立即咨詢(xú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