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因呼吸功能障礙導致體內二氧化碳潴留、血液pH值下降的病理狀態(tài),主要由肺泡通氣不足、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引起。
呼吸性酸中毒的發(fā)生與呼吸中樞抑制、氣道阻塞、胸廓運動(dòng)障礙等因素相關(guān)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小氣道狹窄導致二氧化碳潴留,顱腦損傷可能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樞,重癥肌無(wú)力患者因呼吸肌麻痹影響通氣功能。這些病理改變均會(huì )導致動(dòng)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升高,碳酸氫根離子代償性增加。
早期可出現頭痛、嗜睡、視物模糊等神經(jīng)系統癥狀,隨著(zhù)病情進(jìn)展可能表現為呼吸淺慢、皮膚潮紅、球結膜充血。嚴重時(shí)會(huì )發(fā)生二氧化碳麻醉現象,出現意識障礙、撲翼樣震顫甚至昏迷。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可能伴有杵狀指、紅細胞增多等代償性改變。
動(dòng)脈血氣分析是確診的關(guān)鍵指標,典型表現為pH值低于7.35且二氧化碳分壓超過(guò)45mmHg。需同時(shí)檢測血清電解質(zhì)評估代償情況,慢性患者碳酸氫根離子常超過(guò)28mmol/L。胸部X線(xiàn)、肺功能檢查有助于明確原發(fā)疾病,腦部CT可排除中樞性病因。
急性期需立即改善通氣功能,無(wú)創(chuàng )呼吸機輔助通氣是首選措施。慢性患者應長(cháng)期氧療并配合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氣霧劑、茶堿緩釋片。嚴重代謝紊亂時(shí)可靜脈滴注碳酸氫鈉注射液,但需嚴格監測血氣變化。對藥物中毒等可逆性病因應及時(shí)洗胃或使用納洛酮注射液拮抗。
長(cháng)期二氧化碳潴留可能引發(fā)肺性腦病、右心衰竭等嚴重并發(fā)癥?;颊邞錈煵⒔臃N肺炎疫苗,睡眠時(shí)保持側臥位減少氣道阻塞。居家使用無(wú)創(chuàng )呼吸機需定期調整參數,出現意識改變應立即就醫。穩定期患者可通過(guò)腹式呼吸訓練增強膈肌功能。
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日常需保持環(huán)境空氣流通,避免使用鎮靜類(lèi)藥物。飲食宜選擇易消化高蛋白食物,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以減少二氧化碳生成。建議定期監測血氣指標,慢性肺病患者可配備家用血氧儀。出現氣促加重或神志變化時(shí)須急診處理,不可自行調整氧療濃度。
181次瀏覽 2025-11-01
216次瀏覽 2025-11-01
63次瀏覽 2025-11-01
262次瀏覽 2025-11-01
166次瀏覽 2025-11-01
73次瀏覽 2025-11-01
119次瀏覽 2025-11-01
94次瀏覽 2025-11-01
118次瀏覽 2025-11-01
119次瀏覽 2025-11-01
0次瀏覽 2025-11-01
61次瀏覽 2025-11-01
93次瀏覽 2025-11-01
0次瀏覽 2025-11-01
183次瀏覽 2025-11-01
59次瀏覽 2025-07-15
67次瀏覽 2025-11-01
80次瀏覽 2025-11-01
154次瀏覽 2025-11-01
115次瀏覽 2025-11-01
77次瀏覽 2025-11-01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927次瀏覽
699次瀏覽
783次瀏覽
392次瀏覽
704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