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酸草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、活血化瘀等功效,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、跌打損傷、濕熱黃疸等癥狀。
酸酸草含有多種生物堿和黃酮類(lèi)化合物,能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(cháng),對咽喉炎、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有緩解作用。其煎劑外敷還可用于皮膚癤腫的消炎。
酸酸草中的鉀鹽和有機酸成分能促進(jìn)鈉離子排泄,增加尿量,對腎炎水腫、肝硬化腹水等病癥有輔助治療效果。鮮草搗爛外敷可緩解蚊蟲(chóng)叮咬引起的局部腫脹。
該植物所含的鞣質(zhì)和揮發(fā)油能改善微循環(huán),加速淤血吸收,適用于跌打損傷導致的皮下淤血。民間常用其新鮮葉片揉搓后敷于扭傷處。
酸酸草中的膽堿成分可促進(jìn)膽汁分泌,幫助分解膽紅素,對肝膽濕熱引起的黃疸癥狀有一定改善作用。常與茵陳蒿配伍使用增強療效。
其乙醇提取物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,減輕氣道炎癥反應,對百日咳、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引發(fā)的咳嗽有緩解效果。
使用酸酸草時(shí)建議選擇新鮮植株或正規藥材公司加工的干品,脾胃虛寒者應慎用,孕婦禁用。鮮草外敷前需清潔皮膚,出現過(guò)敏反應應立即停用。作為藥用植物,長(cháng)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電解質(zhì)紊亂,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控制用量,配合適當運動(dòng)和平和心態(tài)以增強療效。
310次瀏覽 2025-10-21
101次瀏覽 2025-10-21
385次瀏覽 2025-10-21
2225次瀏覽 2025-10-21
219次瀏覽 2025-10-21
294次瀏覽 2025-10-21
753次瀏覽 2025-10-21
385次瀏覽 2025-10-21
595次瀏覽 2025-10-21
160次瀏覽 2025-10-21
287次瀏覽 2025-10-21
940次瀏覽 2025-10-21
194次瀏覽 2025-10-21
376次瀏覽 2025-10-21
263次瀏覽 2025-03-21
718次瀏覽 2025-10-21
370次瀏覽 2024-09-25
334次瀏覽 2025-10-21
448次瀏覽 2025-10-21
265次瀏覽 2025-10-21
446次瀏覽 2025-10-21
395次瀏覽 2025-10-21
326次瀏覽
560次瀏覽
591次瀏覽
555次瀏覽
772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