蕁麻疹可通過(guò)抗組胺藥物、糖皮質(zhì)激素、免疫抑制劑、生物制劑、中醫調理等方式治療。蕁麻疹通常由過(guò)敏反應、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物理刺激、遺傳等因素引起。
抗組胺藥物是治療蕁麻疹的首選藥物,能夠阻斷組胺的作用,緩解瘙癢和紅腫等癥狀。常用的抗組胺藥物包括氯雷他定片、鹽酸西替利嗪片、地氯雷他定片等。這些藥物適用于輕中度蕁麻疹,能夠有效控制癥狀,但需遵醫囑使用,避免長(cháng)期服用導致耐藥性。
糖皮質(zhì)激素適用于癥狀嚴重或慢性蕁麻疹患者,能夠快速抑制炎癥反應和免疫應答。常用的藥物包括潑尼松片、地塞米松片等。糖皮質(zhì)激素不宜長(cháng)期使用,以免引起副作用如骨質(zhì)疏松、血糖升高等,需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。
免疫抑制劑適用于對常規治療無(wú)效的慢性蕁麻疹患者,能夠調節免疫系統功能。常用的藥物包括環(huán)孢素軟膠囊、他克莫司軟膏等。免疫抑制劑需嚴格遵醫囑使用,定期監測肝腎功能,避免免疫抑制過(guò)度導致感染風(fēng)險增加。
生物制劑適用于頑固性蕁麻疹患者,能夠靶向抑制特定的炎癥因子。常用的藥物包括奧馬珠單抗注射液等。生物制劑治療效果較好,但費用較高,需在專(zhuān)業(yè)醫生評估后使用,并密切監測不良反應。
中醫調理通過(guò)中藥內服和外用改善體質(zhì),減少蕁麻疹復發(fā)。常用方劑包括消風(fēng)散、防風(fēng)通圣散等,可配合針灸、拔罐等療法。中醫調理需辨證施治,療程較長(cháng),適合慢性蕁麻疹患者輔助治療。
蕁麻疹患者需避免接觸已知過(guò)敏原,保持皮膚清潔干燥,穿著(zhù)寬松棉質(zhì)衣物。飲食宜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。保持規律作息,適度運動(dòng)增強免疫力。若癥狀反復或加重,應及時(shí)就醫調整治療方案,切勿自行用藥。
112次瀏覽 2025-09-19
68次瀏覽 2025-09-19
76次瀏覽 2025-09-19
120次瀏覽 2025-09-19
534次瀏覽 2025-09-19
168次瀏覽 2025-09-19
98次瀏覽 2025-09-19
246次瀏覽 2025-09-19
94次瀏覽 2025-09-19
104次瀏覽 2025-09-19
149次瀏覽 2025-09-19
92次瀏覽 2025-07-15
135次瀏覽 2025-09-19
141次瀏覽 2025-09-19
70次瀏覽 2025-09-19
71次瀏覽 2025-09-19
401次瀏覽 2024-09-25
130次瀏覽 2025-09-19
395次瀏覽 2025-09-19
174次瀏覽 2025-09-19
36次瀏覽 2025-09-19
56次瀏覽 2025-09-19
278次瀏覽
328次瀏覽
265次瀏覽
224次瀏覽
306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