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(yáng)虛患者可遵醫囑使用金匱腎氣丸、右歸丸、桂附地黃丸、附子理中丸、四神丸等中成藥調理。陽(yáng)虛多由先天不足、久病體虛、年老體衰等因素引起,主要表現為畏寒肢冷、腰膝酸軟、小便清長(cháng)等癥狀。
金匱腎氣丸由熟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等組成,具有溫補腎陽(yáng)的功效,適用于腎陽(yáng)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、下肢冷痛、夜尿頻多等癥狀。該藥需注意陰虛火旺者禁用,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食物。常見(jiàn)劑型包括金匱腎氣丸濃縮丸、金匱腎氣丸水蜜丸。
右歸丸含肉桂、附子、鹿角膠等成分,能溫補腎陽(yáng)、填精止遺,常用于腎陽(yáng)虧虛導致的陽(yáng)痿遺精、大便溏薄、精神萎靡等癥。服藥期間應避免熬夜和過(guò)度勞累,常見(jiàn)劑型有右歸丸大蜜丸、右歸丸水丸。
桂附地黃丸以肉桂、附子、熟地黃為主藥,可溫補腎陽(yáng)、化氣行水,主治腎陽(yáng)不足引起的水腫、小便不利、痰飲咳喘。高血壓患者慎用,常見(jiàn)劑型包括桂附地黃丸小蜜丸、桂附地黃丸濃縮丸。
附子理中丸由附子、黨參、白術(shù)等組成,具有溫中健脾的作用,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、嘔吐泄瀉、手足不溫。服藥時(shí)忌食油膩,常見(jiàn)劑型有附子理中丸大蜜丸、附子理中丸濃縮丸。
四神丸含補骨脂、肉豆蔻、吳茱萸等成分,能溫腎暖脾、澀腸止瀉,主要用于脾腎陽(yáng)虛引起的五更泄瀉、食少不化、腹痛喜溫。感冒發(fā)熱期間不宜服用,常見(jiàn)劑型包括四神丸水丸、四神丸濃縮丸。
陽(yáng)虛患者除藥物治療外,日常應注意保暖避寒,適當食用羊肉、韭菜、核桃等溫補性食物。避免過(guò)度勞累和熬夜,可進(jìn)行八段錦、太極拳等舒緩運動(dòng)。若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心悸氣短等表現,應及時(shí)復診調整用藥方案。所有藥物均需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使用,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或更換藥物。
195次瀏覽 2025-10-05
90次瀏覽 2025-10-05
330次瀏覽 2025-10-05
0次瀏覽 2025-10-05
106次瀏覽 2025-10-05
92次瀏覽 2025-07-15
436次瀏覽 2025-10-05
0次瀏覽 2025-10-05
191次瀏覽 2025-10-05
202次瀏覽 2025-10-05
0次瀏覽 2025-10-05
199次瀏覽 2025-10-05
104次瀏覽 2025-10-05
80次瀏覽 2025-10-05
431次瀏覽 2025-10-05
401次瀏覽 2024-09-25
0次瀏覽 2025-10-05
415次瀏覽 2025-10-05
112次瀏覽 2025-10-05
125次瀏覽 2025-10-05
247次瀏覽 2025-10-05
259次瀏覽 2025-10-05
257次瀏覽
285次瀏覽
317次瀏覽
258次瀏覽
212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