痤瘡是普遍的疾病,也就是我們常說(shuō)的痘痘,可以說(shuō)人人都出現過(guò)痘痘,但是不同的是有的人癥狀比較嚴重,有的人十分輕微而已,針對于比較嚴重的痤瘡危害是很大的,對于面容形象的影響最突出,那么中醫治療痤瘡的方式有哪些呢?
發(fā)生痤瘡,多與飲食不節,過(guò)食辛辣及肥甘厚味,復感外邪,使毛囊閉塞,內熱不得透達,致使血熱蘊蒸于面部,或肺經(jīng)蘊熱,外感風(fēng)邪,或脾胃濕熱,內蘊上蒸于面部而形成。所以,中醫治痤瘡多以清肺熱、祛風(fēng)熱、涼血活血之中藥內服。
1、肺經(jīng)蘊熱型
主要表現:粉刺初起,紅腫疼痛,面部瘙癢,可有口干,小便黃,大便干燥,舌紅苔黃,脈象浮數。
治療:以清涼肺血為主,常用枇杷清肺飲,藥材為枇杷葉、桑白皮、知母、黃芩、銀花、赤芍、生地、生石膏、生甘草等。
2、熱毒型
主要表現:炎癥丘疹與膿皰為主,膿皰多發(fā)于丘疹的頂端,周?chē)屑t暈,大便秘結,舌紅苔黃燥,脈數。
治療:清熱解毒,可用五味消毒飲加黃連解毒湯,主要藥物有:銀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,天葵子、黃連、黃柏、黃芩、梔子。
3、脾胃濕熱型
主要表現:粉刺發(fā)作頻繁,可以擠出黃白色的碎米樣脂栓,或有膿液,顏面出油光亮,伴口臭口苦,食欲時(shí)好時(shí)壞,大便粘滯不爽,舌紅苔黃膩,脈象弦數。
治療:以清熱利濕為主,常用方劑為芩連平胃散,主要藥物有:黃連、黃芩、白術(shù)、厚樸、薏苡仁、白花蛇舌草、茵陳、半枝蓮、生甘草等。
4、血瘀痰凝型
主要表現:痤瘡日久,質(zhì)地堅硬難消,觸壓有疼痛感,或者顏面凹凸如橘子皮,女性可有月經(jīng)量少、痛經(jīng)以及經(jīng)期痤瘡加重等癥狀,舌暗苔薄,脈澀。此型多見(jiàn)于長(cháng)期慢性患者。
治療:以活血化痰、軟堅散結為主,常用方劑為大黃蟄蟲(chóng)散,主要藥物有:大黃、蜇蟲(chóng)、水蛭、白花蛇舌草、桃仁、紅花、益母草、陳皮、白術(shù)、生甘草、土貝母、土茯苓、僵蠶等。
5、肝郁氣滯型
主要表現:皮疹分布于面部及胸背,伴有胸悶不舒、兩肋脹痛、喜生悶氣,女性經(jīng)期前面部皮損加重,Ru房脹痛。
治療:宜舒肝理氣散結。藥用柴胡、枳殼、赤芍、白芍、生甘草、香附、丹皮、梔子、連翹、夏枯草。
0次瀏覽 2025-08-21
0次瀏覽 2025-08-21
148次瀏覽 2025-03-21
0次瀏覽 2025-08-21
0次瀏覽 2025-08-21
18次瀏覽 2025-08-21
0次瀏覽 2025-08-21
18次瀏覽 2025-08-21
20次瀏覽 2025-08-21
58次瀏覽 2025-08-21
25次瀏覽 2025-08-21
75次瀏覽 2025-08-21
58次瀏覽 2025-08-21
53次瀏覽 2025-08-21
23次瀏覽 2025-08-21
35次瀏覽 2025-08-21
214次瀏覽 2025-03-21
79次瀏覽 2025-08-21
0次瀏覽 2025-08-21
26次瀏覽 2025-08-21
49次瀏覽 2025-08-21
14次瀏覽 2025-08-21
4642次瀏覽
4549次瀏覽
4891次瀏覽
4667次瀏覽
4731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