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斛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

石斛具有益胃生津、滋陰清熱的功效,主要用于治療熱病津傷、口干煩渴、胃陰不足、食少干嘔、病后虛熱不退、陰虛火旺、骨蒸勞熱、目暗不明、筋骨痿軟等病癥。食用方法主要有鮮品榨汁、干品煎湯、泡茶、燉湯等。
石斛所含多糖成分能促進(jìn)胃液分泌,增強胃腸蠕動(dòng),改善胃陰不足引起的食欲減退、胃脘隱痛等癥狀。對于慢性胃炎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,可將石斛與麥冬、玉竹等配伍煎服。鮮石斛榨汁對熱病后期津傷口渴有緩解作用。
石斛中的石斛堿等生物堿具有調節免疫、降低虛熱功效。適用于肺結核、糖尿病等陰虛內熱證候,常與知母、黃柏同用。對于更年期潮熱盜汗,可用石斛配伍女貞子、旱蓮草煎水代茶飲。
石斛含有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營(yíng)養視神經(jīng),改善視力模糊。與枸杞、菊花同泡可緩解用眼過(guò)度導致的眼干澀。其補肝腎作用還可輔助治療中風(fēng)后肢體痿軟,多與牛膝、杜仲等配伍入藥。
石斛多糖能激活巨噬細胞,增強機體抗病能力。腫瘤放化療后體質(zhì)虛弱者,可用石斛燉水鴨調理。但需注意風(fēng)寒感冒初期不宜服用,以免斂邪。
鮮品每日10-20克榨汁飲用;干品6-12克煎煮40分鐘取汁。石斛楓斗可反復沖泡3-5次,與西洋參搭配增強補氣效果。燉湯時(shí)與老鴨、瘦肉同煮2小時(shí),最后15分鐘加入避免有效成分破壞。脾胃虛寒者應配伍生姜、紅棗減其寒性。
使用石斛需辨證施治,濕熱體質(zhì)者慎用。日常保健建議每周食用2-3次,單次用量不超過(guò)15克。服用期間忌食蘿卜、綠豆等解藥食物。出現脘腹脹滿(mǎn)等不適時(shí)應停用,糖尿病患者需監測血糖變化。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根據體質(zhì)調整配伍和劑量。
排卵期出血要多少天干凈
氣血不足癥狀是什么
濕氣重便秘怎么治療
老年人補氣血吃什么營(yíng)養品
肝火旺的癥狀有哪些
膝關(guān)節損傷中醫如何治療
什么是血熱性皮膚病
中醫治療支氣管炎
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(xiàn)答疑
立即咨詢(xú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