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中醫三穴位治療脂肪肝

博禾醫生
脂肪肝可通過(guò)按摩足三里、三陰交、太沖等穴位輔助治療。脂肪肝多與飲食不當、代謝異常等因素有關(guān),中醫穴位刺激可作為輔助手段配合生活方式調整。
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側,具有健脾化濕的功效。脂肪肝患者脾胃運化功能減弱時(shí),按摩該穴位可幫助改善腹脹、食欲不振等癥狀。配合適量運動(dòng)如八段錦,有助于促進(jìn)肝臟脂肪代謝。需注意按壓力度以酸脹感為宜,每日重復進(jìn)行5-10分鐘。
三陰交在小腿內側,是肝脾腎三經(jīng)交匯處。該穴位能調節脂質(zhì)代謝紊亂,對脂肪肝伴隨的疲倦、下肢水腫等癥狀有緩解作用。建議配合低脂飲食,避免過(guò)量攝入動(dòng)物內臟。孕婦及月經(jīng)期女性不宜過(guò)度刺激此穴位。
太沖穴位于足背,屬肝經(jīng)原穴。刺激該穴位可疏肝理氣,改善脂肪肝引起的脅肋脹痛、情緒煩躁等表現。日??纱钆渚栈?、決明子等代茶飲輔助調理。重度脂肪肝患者需結合藥物治療如護肝片,穴位按摩僅作為輔助療法。
脂肪肝患者除穴位保健外,需嚴格控制每日熱量攝入,優(yōu)先選擇清蒸、水煮等烹飪方式,避免高糖高脂食物。每周保持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有氧運動(dòng),如快走、游泳等。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標,若出現轉氨酶持續升高或右上腹劇烈疼痛,應及時(shí)就醫完善超聲或CT檢查。中重度脂肪肝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護肝片、水飛薊賓膠囊等藥物,不可僅依賴(lài)穴位治療。
中醫竟然治愈了肌營(yíng)養不良
復禾資訊
中醫如何治療乳汁排出不暢
中醫治療面肌痙攣驗方是什么
中醫能夠治好鼻炎嗎
尖銳濕疣的中醫的治療方法
支氣管炎中醫怎么治
中醫怎么治療老年性陰道炎
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
中醫治療肺氣腫可以用什么藥
中醫養生根治鼻竇炎的方法
下肢靜脈曲張的中醫治療方法
中度脂肪肝要怎么治療最好